01博宝配资
这两天,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名为“我们都是最棒的小羊”的梗火了。
最开始还是很励志的:一些人遭遇了某些不幸,靠着自己的努力,不光养活了自己,还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。
有被确诊癌症晚期,却依旧乐观向上的;
有高考失误,却不放弃科研道路,考上斯坦福大学的;
有家里公司倒闭亏欠三十几万,却硬是靠着自己创业,帮家里还清债务的......
坎坷却充满正能量的经历,搭配上“奇思妙想喜羊羊”的欢快BGM,看得很多人精神为之一振。
然而,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这个梗的画风渐渐跑偏了。
一些女生开始在这个话题下,发一些充满“娇妻文学”色彩的视频:
“今天早上一睁眼,男朋友去上班了,我一个人!在家乖乖睡大觉。
等他下班了接我出去玩。我一个人哦!我厉害死啦!”
“男朋友去上班了,自己在家乖乖地呆了一天!等他下班,接我出去玩!”
“男朋友在上班,我乖乖上学,等他发工资,把他的钱全花光。”
“和男朋友异地,我要乖乖的,给他找事!!”
洋洋得意的语气,搭配上喜羊羊满脸自豪的表情包,看得人无语凝噎:
厉害在哪?励志在哪?有什么好炫耀的呢?
偏偏这类文案还越来越多、层出不穷,看得很多网友感觉不适:
“任何梗到最后都会变成奶屁文学。”
“跟爱吃宝宝碗、用宝宝方向盘、和领导吃饭会点小孩菜的南方小土豆们是一波人,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。”
02
还真是这样,就像前段时间流行起了“成人小饭桌”的潮流。
一些成年人,下班后太累了没精力做饭,又不想吃外卖,就给自己报了个小饭桌。
每天都能吃上荤素搭配的学生营养餐,周围都是一些托班的小学生,唯独自己是成年人。
本来挺有意思的一个社会议题,后来也演变成了一场炫耀自己老公的攀比大会:
“男朋友去店里了博宝配资,没人给我做饭,于是他就给我报了个小饭桌,告诉我只吃饭不用写作业”;
“老公上班去了,没人给我做饭,给我报了个小餐桌,告诉我吃饱就行,不用写作业”;
“怀孕了,老公上班没时间照顾,给报了小饭桌说去了只吃饭,不用写作业”......
报小饭桌解决吃饭问题其实没啥,但文案里的“告诉我不用写作业”,明显就是把自己当幼儿、把老公当爹的意思,所以才会看得那么多人产生反感。
很多女生特别喜欢那种被另一半宠着、管着、像女儿一样照顾着的感觉,并以此为荣,发到网上炫耀一番。
比如,有女生经常拍这类视频:遇到想吃的蛋糕,但男友不给买,自己就像个小孩一样耍赖、撒娇。
幼态的装扮和大眼特效,幼稚浮夸的表情,男友高高俯拍的视角,真把自己当成一个幼童了。
她也许以为评论区里都会夸她可爱,结果算是彻底翻了车:
“没觉得可爱,只觉得。”
弱智
“还好我有手有脚能赚钱,想吃啥就吃啥。”
再比如,有些女生一有了男朋友,仿佛就退化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宝宝。
她们热衷于分享一些,自己看起来很甜蜜,旁人看来只会疯狂皱眉的秀恩爱琐事:
“生理期,但是很想吃冰淇淋,男朋友说他在嘴里给我热一下。”
“有的人可能天生适合当男朋友吧!是谁的男朋友把黄瓜皮上的农药都啃完了,留给女朋友吃黄瓜芯的呀?哦,是我的。”
难以想象,这些将“被男人当成宝宝宠”视为无上成就的新型洗脑,祸害了多少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女生。
03
知乎上有个浏览量高达852万的问题:“娇妻文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?”
有个点赞很高的回答,言辞犀利地戳穿了底层逻辑:
“不想亲自当上位者担责承重,又想享受权力和财富带来的好处,于是无限夸大、强调自己的魅力。
幻想自己成为上位者最爱的娇妻,从此男人为自己遮风挡雨给钱给爱对自己死心塌地。
自己躺平享受荣华富贵,时不时还要作一下,确认这个好用的工具人已经被自己完全控制,增强所谓的安全感。
表面是恋爱脑其实是既要又要,骨子里是男人征服世界、女人征服男人那一套。
自嫲的最终目的,寄生生物的终极幻想。”
心理学上的“退行(Regression)”理论,也深刻地揭示了娇妻行为大赏的本质:
当现实压力过大,个体会退回幼年阶段寻求安全感。
但娇妻的退行,其实更像一种表演性退行:
①符号化幼儿行为:用小饭桌、喜羊羊BGM表情包、奶声奶气的低龄降智文案来构建幼儿化(Infantilization)仪式;
②责任化转移:将职业发展、经济压力转嫁给“爹系男友”,以换取暂时性的压力赦免;
③社交货币:在社交平台上晒男友对自己多宠溺、自己不用动手就坐拥一切好处,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点赞和羡慕,形成畸形的激励闭环。
04
热衷于充当“娇妻”、“老公宝女”、“小宠物”,其实是个人的选择,旁人无权说三道四。
但长期在一段感情里充当被驯养者、依赖者、失权者,最大的危险,就是渐渐丧失了自己作为人的主体性。
你的轮廓几乎由男人的宠爱描摹而成,找寻不到作为独立个体工作、生活的线索。
每次炫耀“自己被男友宠成了胚胎”,都在消费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;
每次表演“生活不能自理像个宝宝一样可爱”,都在为下一代女性铸造更小的笼子;
每次将依附美化为智慧,将幼稚包装成魅力,都在洗脑三观还未成熟的低龄女生。
博主pearlieee有段话说得振聋发聩:
“你想要的并不是爱,你想要的是被选择、被肯定、被认可。
你想要有人指着你说:你!就是你了!你终于够格了!我看见你了!我选择你!
因为在你的内心深处,你内化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等式:被选中=安全,被渴望=有价值,被需要=值得。
任何威胁到这个等式的东西,你都会拒绝。你没有对爱情上瘾,你沉迷于表演,你沉迷于试图证明自己够格。
其实你并不想被爱,你只是想出类拔萃。”
而这种想要出类拔萃的真实渴望,只能通过你自己的努力去达成。
你生命中那些未完成的课题,并不会通过逃避、依附他人、退行成幼儿就得以解决。
直到你向命运,彻彻底底给出你新的回应、新的答题方法,你才能真正进入人生的下一个新阶段。
共勉。
作者:小椰子,个人成长领域作家,全网粉丝量破200万。关注我,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,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。
盈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